教学工作 
                                        
         
     
             
                 
                 
                | 管理学》课程说明书 | |||||||||||||||||||
| 一、主讲教师信息 | |||||||||||||||||||
| 姓 名 | 王竞一 | 性别 | 女 | 学历 | 硕士 | 职 称 | 助教 | ||||||||||||
| 研究方向 | 人力资源 | 工作单位 | 商学院 | ||||||||||||||||
| 讲授课程 | 管理学 | ||||||||||||||||||
| 二、课程信息 | |||||||||||||||||||
| 课程名称 | 中文 | 管理学 | 先修课程 | 无 | |||||||||||||||
| 英文 | Understanding Management | 课程性质 | 专业核心课 | ||||||||||||||||
| 学时 /学分 | 48 /3 | 授课范围 | 2010级经济学本科1、2、3班;2010级国际贸易6、7班 | ||||||||||||||||
| 授课时间 和地点 | 周一5-6、7-8节,周五1-2、5-6节 
 11A304,11C304室; | 人数 
 限制 | 250 | ||||||||||||||||
| 课程简介 | 《管理学》是经济类和管理类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很多院校考研的指定专业课之一。课程分管理导论、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六部分。主要作用在于使学生对管理学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理论以及管理职能有一个比较全面地了解和掌握。 | ||||||||||||||||||
| 三、教学资源 | |||||||||||||||||||
| 指定教材 | 周三多 管理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五版 | ||||||||||||||||||
| 参考文献 | [1]理查德L.达夫特 管理学原理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马春光 国际企业管理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 [3]理查德L.达夫特 领导学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4]迈克尔E.哈特斯利,林达·麦克詹尼特 管理沟通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5]张德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 ||||||||||||||||||
| 
 | |||||||||||||||||||
| 四、教学信息 | |||||||||||||||||||
| 教学目标 |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了解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的产生与演变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主要理论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理论贡献;熟悉管理过程的主要工作内容及其组织方法;在熟练掌握上述内容的基础上,应能利用有关理论和方法,分析各类经济组织中的具体管理问题。 | ||||||||||||||||||
| 教学进度 (以周为单位) | 课堂讲授 | 实验、实习、作业、课外阅读及参考文献等 | |||||||||||||||||
| 教学内容摘要 (章节名称、讲述的内容提要,课堂讨论的题目等) | 内容及时间、地点 | ||||||||||||||||||
| 第1周 | 第一章 管理域管理学 
 第二章 管理思想的发展 | ||||||||||||||||||
| 第2周 | 第四章 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 | 第一篇 案例讨论——失败的管理者们共有的“错觉” | |||||||||||||||||
| 第3周 | 第六章 管理决策 | ||||||||||||||||||
| 第4周 | 第七章 计划与计划工作 
 第八章 计划的实施 | 第二篇 案例讨论——市政府领导决策的两难境地 | |||||||||||||||||
| 第5周 | 第九章 组织设计 
 第十章 人员配备 | ||||||||||||||||||
| 第6周 | 第十一章 组织力量的整合 
 第十二章 组织文化与组织变革 | 第三篇 案例讨论——华为大裁员与狼文化 | |||||||||||||||||
| 第7周 | 第十三章领导与领导者 | ||||||||||||||||||
| 第8周 | 第十四章激励 | ||||||||||||||||||
| 第9周 | 第十五章沟通 | 第四篇 案例讨论——吴经理的烦恼 | |||||||||||||||||
| 第10周 | 第十七章 控制与控制过程 
 第十八章 控制方法 | 第五篇 案例讨论——施贵宝公司内部控制制度 | |||||||||||||||||
| 第11周 | 第十九章 管理的创新职能 
 第二十章 企业技术创新 | ||||||||||||||||||
| 第12周 | 第二十一章 企业组织创新 | 第六篇 案例讨论——英特尔公司的创新文化 | |||||||||||||||||
| 教学方法 与手段 | 通过教材进行基本内容讲解,理论联系实际,并辅以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 | ||||||||||||||||||
| 学习方法 | 课前预习,课上听讲、记笔记,看录像、做作业,课后复习、实践。 | ||||||||||||||||||
| 五、实践教学(含课程实验、课程论文、读书报告、文物考察、野外实习、写生等) | |||||||||||||||||||
| 本课程的实践环节主要有看录像,案例讨论。录像内容涉及企业国际化、领导者等。 | |||||||||||||||||||
| 六、成绩考核 | |||||||||||||||||||
| 平时成绩 | 占总成绩40%。其中作业和笔记质量占20%、上课出席和参与占20%。 | ||||||||||||||||||
| 期末成绩 | 占总成绩60%,闭卷(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00分)。 
 题目类型有填空题、选择、判断、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案例分析等。 | ||||||||||||||||||
| 考试说明 | 缺席1/3学时者,取消考试资格,重修;总成绩不及格者,补考;补考不及格者,重修;补考或重修时,考试占100%。 | ||||||||||||||||||
| 备 注 | 1.开学一周内,班长或课代表将其姓名、联络电话以e-mail传送给任课老师。 
 2、若以e-mail与老师联络时,请于主题处注明您的班级、姓名。 3、修读本课程的同学均应准时到课,若无法准时前来,应有请假条。 | ||||||||||||||||||